今天是520 一個全新的日子 ,
希望新政府能帶領我們走向更康莊的大道。
期許親愛的朋友:
今天比昨天好, 未來的日子過得充實、精彩、燦爛!
悠然也沾了光 ,祖孫倆同時見報 , 雙喜臨門了,很開心!
今天是520 一個全新的日子 ,
希望新政府能帶領我們走向更康莊的大道。
期許親愛的朋友:
今天比昨天好, 未來的日子過得充實、精彩、燦爛!
悠然也沾了光 ,祖孫倆同時見報 , 雙喜臨門了,很開心!
我的經驗/冷風一颳頭好痛 吹風機偏方有解
若想聽音樂請自行開啟-謝謝!
2016-05-20 03:07 聯合報 悠然/桃園市
某日,寒流襲台,氣溫明顯驟降至10度,我在陽台洗衣服,洗衣台前整排窗戶都關得緊密,
外頭的冷風呼呼地從縫裡鑽進來。面對酷寒的天氣,我的頭開始疼、脹起來,衣服愈洗愈覺得不舒服!
本報資料照片
某日,寒流襲台,氣溫明顯驟降至10度,我在陽台洗衣服,
洗衣台前整排窗戶都關得緊密,外頭的冷風呼呼地從縫裡鑽進來。
面對酷寒的天氣,我的頭開始疼、脹起來,衣服愈洗愈覺得不舒服!
突然想起老爺曾說:頭疼、脹可能是遇冷颼颼的風,引發腦血管急速收縮所致。
此時吹風機可派上用場,按熱風往頭疼、脹部位吹,透過適度的熱氣,
腦血管自然就恢復暢通,疼痛感便迎刃而解。
我有血壓問題,害怕頭疼引發中風就完蛋了,趕緊進屋診治。
經吹風機中溫熱度吹疼脹部位,五分鐘後,疼脹感舒緩了。
接著我又加強另一偏方「假梳頭」,顧名思義就是用十指替代梳子梳頭。
將十指彎曲呈爪狀,指尖輕觸頭皮,從前額沿頭頂梳至後腦枕部,
再從頭頂梳到顳側接近耳朵,來回各梳40或50次,使頭部產生熱麻為止。
做完上兩項後,頭疼銷聲匿跡,整個頭也感覺輕鬆舒暢、精神抖擻,
慶幸偏方發揮神奇功效。
為了維護頭部健康,此後,每天有空就梳頭(可用梳子),
適逢寒風瑟瑟,頭也沒再抗議。
人的頭部素有「諸陽之首」之稱,
在頭部髮際附近,有督脈、膀胱經、膽經、胃經,還有百會、啞門等穴位。
若能常梳頭部穴位和經脈進行按摩與刺激,
將能達到疏通經絡、促進血液循環、醒腦提神等多元作用。
不過,若常常有頭疼、脹的感覺,此小偏方只能暫時受用,
還是盡快就醫尋找毛病癥結,對症下藥才是上策。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1706582-
專業觀點/單側頭痛、手腳無力 恐為中風徵兆
2016-05-20 03:07 聯合報 整理╱江慧珺
不論是冬天冷氣團來襲,或夏天冷氣開太冷,不少人在溫度驟降時就開始犯頭疼,
太陽穴、後頸部隱隱作痛,精神難集中,工作生活都受影響。
類似問題只要做好保暖、適度按摩讓肌肉鬆弛,不適感就會緩解,
但若出現顏面表情不聽使喚、突然重聽或肢體痲痹無力,
小心可能是中風徵兆,應盡速就醫。
常有人吹到冷風而感到頭痛,擔心自己是否中風,從西醫觀點來看,
溫度的劇烈變化會造成頸部肌肉緊繃,使人感到頭頸部緊緊的、略微脹痛不適,
但多半與中風無關,只要做好保暖工作,如戴圍巾帽子,
或吹熱風、稍作按摩,不適感就會緩解。
從中醫觀點來看,肌表腠理易受到外在寒邪、風邪或濕邪入侵,
停留在體表造成不適,特別是頭部是人體經絡聚集之處,
風邪會造成頭部兩側疼痛,寒邪則是頸痛與刺痛感明顯,
濕邪則是感覺頭部沉重。
要預防受到寒邪、風邪或濕邪,平時可用熱風、從前往後按摩梳頭,
或用軟梳輕拍頭皮保養,梳理穴位經絡的氣;
此外,洗完頭或不小心淋到雨,即便是理平頭,也要盡量將頭皮用吹風機吹乾。
值得注意的是,頭痛也可能是中風的前兆,若出現單側頭痛,
另一側手腳痠麻無力,或局部顏面神經失調、視野缺陷、單側重聽甚至昏迷,
務必要盡速就醫。
除了留意中風徵兆外,本身有三高慢性病患者必須按時服藥控制病情,
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、作息規律、多休息減輕壓力、多吃蔬菜水果、多運動,
少喝酒並戒菸,才是正確的預防之道。
諮詢╱新光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、開業中醫師林沛賢
整理╱江慧珺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1706590-
圖文影片來自網路,悠然編製,若侵權即刻刪除,感謝閱覽.
<日日是好日>懷念媽媽的好嗓子
■悠然 2015-07-26 中華副刊
據媽媽描述,襁褓中的我是個愛哭包,只要睜開眼,
飽也哭餓也哭,常讓媽媽傷透腦筋!
最後媽媽以清脆嘹亮的嗓子,唱日式兒歌、客家山歌哄我,說也奇怪,
一聽到柔美的旋律,我的哭聲停了,還豎起耳朵專注的聆聽,
不知不覺我竟甜甜入夢。從此媽媽常以唱歌擺平我的哭鬧。
國小畢業後有幸跟著媽媽學採茶,茶園裡又聽到媽媽扣人心旋的山歌,
我心隨著媽媽的曲調旋律飄盪沉醉,雙手採茶更賣力。
原來歌聲能陶冶身心,提升工作效率。
在那務農的年代,唱山歌是忙碌生活舒緩壓力的潤滑劑。
媽媽常邊採茶邊唱山歌,記憶最深刻的山歌是:
「摘茶要摘兩三皮,三日沒摘老了裡;三日無看情哥面,一身骨節痠了裡」。
另一首為:
「燈盞無油火難光,池塘無水魚難養;天下無王亂了國,阿妹無郎亂了腸」。
當時的我才十三、四歲不懂詞意,但總覺得歌詞像詩一樣富韻味,
讚嘆古人的智慧不比現代人差呢。
媽媽嗓子美歌動聽,
一樣的歌詞她可用三種唱法——老山歌、山歌子及平版唱。
每一種腔調旋律都非常獨特,每每讓女兒陷入情境裡。
可惜我只學會「平版」唱,因為平版曲調不必拉太長太高,
唱起來活潑、平穩、順暢。
媽媽年近九十,嗓子仍不減當年,猶記得住女兒家時,
唱起山歌音質依舊清晰,還常念孩提時的客家童謠,
如:月光光,秀才郎,騎百馬,過蓮塘,蓮塘背,種韭菜…等;
另一首:月光華華,細妹煮茶,阿哥端凳,
人客喝茶,滿姑洗澡,跌忒手巾…等,諸如此類。
我和孫女聽得如痴如醉,更走回時光隧道重溫童年舊夢。
襁褓中的我,享盡媽媽的美音,卻讓媽媽好辛苦,一輩子都心存感恩。
七個兒女都傳承您的好歌喉,個個喜歡音樂愛唱歌。
最為出眾的是二妹,退休後加入客家社團,常上台演唱山歌,
還出國比賽,有如媽媽的好嗓子再現。
影片圖片來自網路,若侵權即刻刪除,感謝閱覽
文章網址
http://www.cdns.com.tw/mobile/news.php?n_id=6&nc_id=38574
我愛健康更愛素食由葷轉素健康多多
2016/4/26 作者:悠然(桃園市/家管) 點閱次數:167 人間福報 電子報
五十幾歲在網路認識養生師父,知我病況後,給予許多寶貴資訊,
他強調︰
「妳也許代謝因素,外加肉食半百,體內囤積成酸性體質,被文明病盯上了!」
看我茹素數十年,整天雜糧、蔬果,酸鹼值處於最佳狀態。
建議妳從飲食改善,否則病痛如影隨形跟著妳!
於是謹遵養生師父教誨,主食改為雜糧,副食少油、鹽、糖、
多食蔬果及勤運動。
數十年的飲食習慣,非一朝一夕能改,只有努力實踐,
沒想到一年後即擺脫擁抱十年的藥物控制,令我驚喜萬分。
之後,我很幸運謀得一份與保健息息相關的工作「有機素食店」。
老闆對員工格外禮遇,三餐有機雜糧、有機蔬菜,讓我愈吃愈有精神,
愈吃愈歡喜;每月還請專家為員工授課,增進健康知識。
結緣數年,顧客都具備保健概念,耳濡目染也擴充了養生領域。
深深體會人因壓力,飲食不當種種因素,導致文明病纏身,
在預防勝於治療的前提下,自我保養非常重要。
姜淑惠醫師說得好:
「肉食不如素食」、「預防重於治療」、
「食物就是最好的醫藥,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。」
雖離職多年,依舊不改蔬食習慣,慶幸由葷轉素,健康多多;
蔬食除了維護健康,更重要的還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。
悠然(桃園市/家管)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435505